张懋夫妇对女婿极为满意,简直不能够更满意了: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湛若水和王守仁离京后三年,一个来自米兰的大胡子来到了北京。他是米兰宫廷音乐师,擅长七弦琴;绘画也相当出色,极受米兰大公的青睐。
可惜前年法军占领了米兰,整个城市沦为一片废墟,原本宁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迫使他不得不逃离已经生活17年的地方。他本想前往威尼斯。不过当时前往中国的商船很多,大家知道他得到汪太后的青眼,争先恐后的劝他到中国发展;尤其很多传教士,迫切地想要打开局面,极力劝说他为了天主去东方。他想到大家口耳相传的那个富裕、文明但是不信天主的国度,终究踏上了前来中国的商船。
因为汪太后生前有言,大胡子顺利进入北京紫禁城,皇帝也很喜欢他的画,授了文林馆待诏。
只是没想到,这个只比皇帝陛下年长一岁的大胡子不仅擅长绘画,而且是个全才,雕塑、建筑、科学、音乐、文学、数学、工程、解剖学、制图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就没有他不会的,甚至还能搞密码。
一贯轻视西方、反对引进西方人才的士大夫也受到了震撼:原来大西真有能人,不可小觑!
这个被皇帝赐名为“米应德”的大胡子成为科学院第一位外籍院士,开启了和历史上完全不同的人生路程,但依然留下了不朽的传奇,当然他的原名也逐渐被大家知道:达·芬奇。
第425章尾声(三)
许是因为建极以来,饮食更加均衡科学、外出狩猎甚至旅游更多,许是因为医疗技术进步、或者选的后妃都自带了长寿基因,许是因为太医们比较靠谱,嗣后的历代皇帝虽然短命的不少,长命的也多。
弘治三十年,犹豫之后,皇帝最终遵从当年与母亲的约定,禅让皇太子祐桓,自为太上皇,退居西内安享晚年。他喜欢狩猎,也喜欢歌舞。
九年后,太上皇崩逝,享年六十九岁,庙号孝宗,追谥敬。
因为知道民生疾苦,虽处盛世,孝宗律己颇严。
弘治九年九月初九日,在朝野上下万众一词的再三奏请下,六岁的祐桓被册封为皇太子,出阁读书。
孝宗不仅翻修了东宫,改成端本宫;按照惯例给一大帮重臣加了东宫傅保的头衔,让他们定期去给太子上课;还为他广选名师辅弼;更重要的,却是让太子陪自己听政。
考虑到诸皇子年长而太子年幼,命皇长子豫亲王祐析出镇洪熙省;随后,贾淑妃的皇四子兴亲王祐枟、皇六子醇亲王祐棆、皇八子履亲王祐樬都在十六岁被封到洪熙,皇五子肃亲王祐榕、皇七子诚亲王祐枢分封到宣德省。
其中祐枟是自请前往。他和豫亲王才学相当,年岁接近,因此埙篪相和,长枕大衾,兄弟情深。孝宗最初怀疑嫡子出生前,豫亲王最有可能立为皇太子,所以亲近;没想到豫亲王就藩之后,还是念念不忘,时常登高远望,倒是真的兄友弟恭了。想到这两个儿子是皇子中最出色的,可惜到底没有这个福分,也就同意了。
祐枢则是孝宗宠爱的陆贵妃所生,他还有同母弟妹皇九子康亲王祐梈、皇十一子寿亲王祐榰、皇十二子恒亲王祐楷及皇十女安澜公主一鸣。
陆贵妃自然舍不得儿子,于是苦求孝宗,遭到拒绝:“朝廷自有制度,岂能因私害公?”
他是一个真正的帝王,多情而寡情,冷静而果决。
三天后,安国公于冕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追封永安王,谥忠顺,陪葬裕陵。
朝野上下都知道,于家门风严整,律下甚严。除了奉诏入宫,几乎从无宾客往来;门下家丁也谨慎小心,从不搞侵占土地、与民争利的事,连言官都抓不到把柄。
于冕晚年致力于父亲文稿的编纂,刊刻了《于忠武集》,他去世后,三兄弟还是闭门不出。
承恩埋头钻研训诂学,将一本《说文解字》翻来覆去弄得残破不堪。承业著述沿途见闻,笔耕不辍。承勋研究花卉,栽培出了几十个月季品种。
有回承业陪刘夫人回娘家给母亲拜寿,路上与新得宠的章丽嫔家人撞上。承业不想惹是非,吩咐家人走了;对方却不依不饶,抡起鞭子打。免不得惊动了五城兵马司和言官,闹到了御前。
孝宗闻报大怒。
从江南回来,虽然没有收用当年地方官和盐商敬献的江南美人,但也确实念念不忘,于是让各地镇守太监选送。与陆贵妃同一批进宫的徐淑妃、李贤妃、姜和嫔相继得宠,诞育了子女,只是当时高位嫔妃已满,这几个女人都是去世后才拿到了待遇;后来镇守太监敬献的严安嫔、吴宜嫔、岳静嫔也没赶上好时候,一步步从选侍熬到婕妤、贵人,死后才拿到嫔位。倒是弘治六年为诸王选妃,河北送的张氏和郝氏相当出色。张氏被豫亲王一眼看中,册立为王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仙界似乎哪里不对 鬼与骑士[重生] 余烬 灰少爷的故事 (火影同人)[柱斑]你竟然喜欢男人 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兽人之雅蠛蝶 重生校园:天后攻略 重生之重华长公主+番外 阎判 我亲爱的小公举 何以深情赴余生 黑莲花回到年少嫁魔王 我与夫君隐婚之后+番外 联盟:开局唢呐,送走了周姐呆妹 豚纪 提瓦特的原神生活 七零之我在凡间当中医 顾臻的豪门生活 皇子不务正业[穿越]+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