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中文网

爱看中文网>世界500强企业查询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决策层与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英特尔与微软刚刚涉足IBM所主宰的行业即脱颖而出。英特尔与微软在20世纪90年代所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IBM对它们的扶持,因为它们在成为IBM的新型PC主供应商之后即为自己的公司赢得了极好的发展契机。英特尔与IBM签约为其制作芯片,微软则为之提供软件。这两个锐意进取的后起之秀有权为换代PC制定标准。因此在这一合作过程中,英特尔与微软从IBM手中攫取了对未来PC市场的控制权。个人电脑将会取代大型机(mainframe)的主导地位而成为未来计算机市场的主导产品,而IBM的优势恰恰在于大型机。

当IBM在一个又一个的市场上失去地盘的时候,英特尔与微软也就取得了市场领地。1982年,英特尔与微软的股票市价之和大约只是IBM的110,然而到了1992年10月,英特尔与微软的股票市价之和便超过了IBM,1992年年底,英特尔与微软的股票市价之和已高过IBM股票市值的近50%。参见表18—1IBM、英特尔及微软的经营状况比较,

IBM的防守行动

随着IBM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在投资者的面前,公司董事长约翰·埃克尔斯(John Akers)也开始寻求组织变革来挽救IBM这艘开始下沉的巨轮,问题在于如何彻底改变公司在缺乏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形成的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这是埃克尔斯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中,臃肿的官僚机构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创新。随着台式PC计算能力的增强,大型机在许多场合已不再显得不可或缺,但IBM却仍将高利润的大型机作为主导产品。而且在将技术创新快速转变为市场的能力上,IBM同样也存在问题,而恰恰正是技术创新在使这一产业发生着彻底的变革。早在1991年,埃克尔斯就曾警告过IBM那些不愿相信事实的公司管理者们,困境即将来临。所谓“企业已陷危机”。

埃克尔斯试图将权力下放,将几十年来一直集中于最高层的决策权分散,他更激进的建议甚至是将IBM分解为13个分公司,并且给予每个分公司较多的自主权。除此之外,埃克尔斯还寻求拓展服务业务,以便更多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埃克尔斯发现通过裁减冗员、削减机构来压缩成本已是势在必行。

削减成本几乎是人们的共识,但那些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却对此视而不见。20世纪80年代中期,IBM的总成本以每年12%的速度在递增,但其收入的增长却没能跟上。裁员是IBM成本削减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做法违背了那个由IBM的创始人——托马斯·沃特森的父亲开创、并为后人所珍视的传统:承诺绝不会因经济原因而解雇IBM的员工。IBM大部分的裁员是通过自愿离职以及向员工发一笔可观的遣散费而得以实现的,但从根本上而言,裁员本身也是必不可少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IBM:删繁就简,衰落巨人重振雄风(3)

埃克尔斯实行的一些变革没有触及到统一的销售部门,不过每一个新产品部门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其财务也相应地独立。对埃克尔斯而言,最大的麻烦在于近来个人电脑业务部门的业绩十分糟糕。个人电脑的市场需求正在迅速增长,竞争也在加剧,但个人电脑业务在IBM公司中却日趋衰弱。早在1992年,埃克尔斯就挖掘出詹姆斯·卡那维诺(James Cann*ino),让他来领导IBM价值110亿美元的个人电脑系统部,其中还包括工作站与软件部分。

IBM的PC业务

在IBM的总收入中,尽管大型计算机的销售收入占到大约200亿美元,但个人电脑还是成为了IBM公司产品中的新星。但在1990年,新的竞争对手能够以比IBM低得多的价格提供PC,使得IBM的市场占有率在这一年骤降。许多专家甚至还声称这些“克隆IBM PC”在质量上可以与IBM的产品媲美。1992年,在一场PC行业的价格大战中,IBM又失去了不少的市场份额。1992年6月,IBM在试图回击康柏的压价战略之后,其PC的价格仍高于同业竞争对手的1/3。更为糟糕的是,正在此时,IBM又发布了其秋季新机型,这一举措无疑会抑制现行产品的销售。在高档PC市场里,像太阳微系统与惠普这样的公司都纷纷推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工作站,可以将PC与小型计算机和大型机连接起来。詹姆斯·卡那维诺面临的重大挑战便在于振兴IBM的PC产品。

卡那维诺计划剥离出一个新的部门,用来专门从事PC硬件的开发与生产,从而达到合理化、效率化经营的目的。卡那维诺的这一做法可以使得IBM从个人系统、工作站与软件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卡那维诺相信,这样可以造就一个更有效率的组织机构,公司的生产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卡那维诺还计划每年数次向公众展示新产品,通过各种商场进行销售,并向客户提供应有尽有的软件——即使它们不属于IBM公司的经营范围。为了对竞争对手的行动做出快速的反应并抓住市场机遇,这样的经营自主权被认为很有必要,而且避免了与IBM的官僚主义发生正面的交锋。

危机

1993年1月25日,约翰·埃克尔斯宣布,他将辞去公司董事长与CEO的职务,他事实上已失去了董事会的信任。而在1月中旬,埃克尔斯似乎还要坚持到公司渡过危机,至少坚持到公司惯常的退休年龄(60岁),那应该是1994年的12月。但1992年公司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改变了他的决定,而且投资者与公众的压力也加剧了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变更。1992年第四季度,事态发展得格外令人震惊——在欧洲市场上,IBM的销售乏力,其小型计算机与大型机的销量均骤减。籍此,IBM的公司股价跌至17年来的最低点,每股不足46美元。

公司运营的其他方面也加快了IBM “堕落”的步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主机的中央处理系统与存储系统(公司业务的精华部分)的销量也在萎缩。

IBM控制全球500亿美元的主机市场曾达25年之久。但1992年,在全球主机总销售额增长2%的情形下,IBM的该项收入反而下降了10~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IBM在主机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阿姆戴尔公司(Amdahl Corporation)与优利公司(Unisys Corporation)的销售额却分别增长了48%与10%。

IBM:删繁就简,衰落巨人重振雄风(4)

在新机型的开发上,IBM也明显地落伍了。例如说IBM仍在使用老的390系列,而其性能早已不及新型计算机。无论在绝对功能上,还是在相对价格上,竞争对手们的机型都要优于IBM的老产品,尤其是他们的单机价格仅仅是IBM的110或更少。举个例子来讲,购买一台IBM的主机,用户需要为每个MIPS支付10万美元。所谓MIPS,即每秒钟执行100万个指令,是用来衡量计算机性能的粗略指标。而提供同样性能的惠普计算机的每个MIPS则仅需万美元,而且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NCR部门出售的价格为1 250万美元的计算机的功能要优于IBM价值2 000万美元的ES/9000处理器。

在一些商业报刊上,例如在《华尔街日报》上,IBM利用一系列的整版广告为主机展开辩护,并抨击过分看重MIPS的做法:

围绕主机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成本。通常是将每个MIPS的价格与每个微机处理系统的成本进行比较,结果以此为基准进行比较的输家往往是主机,但是……每个MIPS的价格只是一个很表面化、意义不大的衡量标准,真正的问题在于功能。今天,人们对信息的要求需要通过严密的网络系统管理来实现,24小时的连续服务、高效且大规模的存储以及有效的信息保密系统才能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MIPS自身并不能够提供这些功能,但IBM的主机已装载了以上功能,而且比现行所有微处理器的功能都要完备。

1993年3月24日,51岁的小路易斯·郭士纳(Louis )被任命为IBM新一届的CEO。寻找埃克尔斯继任者的活动持续了两个月,在此期间,各种媒体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做出了诸多的推测,但最终这一职位授予了一个“外人”,这也确实令公众一片哗然。郭士纳过去是RJR纳贝斯克(RJR Nabisco)的董事长兼CEO,纳贝斯克是一家在食品与烟草行业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可以说与计算机行业风马牛不相及。况且,IBM一直以从自己人中选拔人才而骄傲,例如说,约翰·埃克尔斯以及IBM大部分的管理人员都是终身员工,因此,并非所有的分析人士都赞同郭士纳是埃克尔斯继任者的最佳人选,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批评董事会跨出IBM的大门寻找继任者的这一做法,只是有些人对于超越计算机与高科技行业的范围去招聘人员表示怀疑。作为《商业周刊》的主编,吉夫·列易斯(Geoff Lewis)却全力支持这一做法。事实上,早在1988年,吉夫·列易斯就曾建议引进一些外部的管理者来辅佐埃克尔斯:

埃克尔斯似乎被我的问题惊呆了,甚至还有点生气。过了一会儿,他答道:“IBM拥有最完善的聘用机制,并且在职员培训方面花的精力比其他任何公司都要多得多。尽管有时候看起来从公司外部招纳一些具备特殊技能的人才是有好处的,但我还是认为IBM已拥有了全世界最出色的人才。”

在本章的后面部分,我们将探讨并评论郭士纳将蓝色巨人IBM拉出泥潭的过程。不过我们还是不妨先看一下导致IBM财富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吧。

分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暴走的凶兽  猎嫁  胖胖惹人爱+番外  薰风初入弦  美人表里不一[快穿]+番外  真爱公布进行时[娱乐圈]  学园都市之颠倒法则  末世,灾变之下做一名合格老六  杀人红尘中+番外  星际:奖金够多,人皇打爆  女县长的男秘书  开局获得龙象般若功  那苗疆少年善蛊惑人心+番外  占有少年  又被黑化反派霸占了  穿到反派怀里撒个娇  重生星际万人迷+番外  仙武逆  [电竞]舟行如故  白月光在噩梦游戏复活了+番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