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指吐蕃)畏惧郝仳。【注:郝仳,唐朝名将,镇守西北边疆,防御吐蕃。郝仳在边境三十年,每当掳获吐蕃士兵,必定剥皮剔肉后再归还其骸骨,吐蕃人以此闻风丧胆】。
上述四人,都是聪明机智而且忠厚诚信,宽厚大度而且具有爱护人民的善心,君臣之间同心同德,君王命他们守卫边疆,自然能够威震四夷,以至胡人不敢南下放牧牛马,夷族的士兵也不敢弯弓搭箭,复仇报怨。
当然其中也有偶而为了一些非分的利益而侵入敌境、令国家惹上事端、引起边境冲突的情况,但是国家法令具在,这些小节又何须担忧?
我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力挽狂澜,扭转了五代兵连祸结的混乱局面,使国家走上正轨。
太祖皇帝曾经亲自穿戴铠甲铁盔,统领勇猛的军队浴血奋战。
我大宋开国初年,朝廷中的将相大臣都是与太祖皇帝一同夺取天下的谋臣猛将,然而终究未能打败盘据在幽州与燕州的残余寇贼。
【注:残寇指五代北汉。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至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两次发兵进攻北汉,都因契丹出兵援助,无功而返。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第三次率宋军进攻北汉,途中因病去世】,难道是因为我军勇力与智慧不足吗?
只因幽、燕这两州的土地,是犬戎必定要拼死争夺的,太祖皇帝不忍使我中国生灵再次陷于刀枪剑戟的泥潭中,于是将收复幽燕两州失地的计划暂时搁置。
章圣皇帝(宋真宗赵恒)经历了与契丹的澶渊战役【注:澶渊战役,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辽与宋在澶州(河南濮阳)爆发的战役】,因契丹大举来寇,迫不得已才与之作战,战胜以后,却允许敌方求和,遂与契丹结盟,然后从容撤军,这是为了巩固国家根本,不忍令百姓困于战斗,这是真宗皇帝明显的用意。
伏愿陛下领会祖宗多年来积累功德的苦衷,以历代君臣的成败得失为鉴,杜绝边境漏洞,致力于恪守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至1007年)与契丹缔结的友好局面。
慎重选择忠诚勇敢如同李牧、郅都的将帅守卫边塞,筑起高大的壁垒,却不与敌方作战,关闭城门,扼守险隘,严防夷狄乘我方守护有漏洞之机窜入我境,窥觎我中国江山。
在上则安定宗庙,在下则保卫生灵,岂不是君王的美德吗?臣在疏章前面所谓的‘燕云之役兴则边隙遂开’的道理就在这里。
据愚臣考察,自古以来,国家的衰败,大多由于宦官专权。对于这一点,当世君主的心中并非不清楚,然而仍旧沿袭旧习,对宦官纵容信任,不能果断地驾驭他们,最终导致朝政消沉颓丧、政权颠覆、局面不可收拾。
宦官们往往手握着帝王的赏罚大权,口衔着朝廷的法令,也就意味着天下臣民的死生祸福都掌握在宦官手里。
宦官出入帝王卧室,从未间歇过一朝一夕,善于逢迎,君王的主见必定会因他们而动摇,更何况君王对宦官赏以高官厚爵抬高其身分,又赐予他们丰厚的俸禄,再加上皇上对他们过分信任依赖,岂不是进一步提高了他们作威作福的权力吗?
臣不过是一介布衣贱士,并无官位职守,也没有对皇上进言的责任,所以不敢详细逐条陈述,以免亵渎皇上的视听,请求臣单独就误国最严重的宦官童贯的劣迹来探讨一番。
我大宋开国之初,太祖皇帝以前世宦官专权的弊病为鉴,力行改革,宫内供奉官不超过二十人,他们仅仅负责关门开户、扫除尘秽之类的杂务而己。
臣谨按童贯出身卑微,原本毫无智谋,陛下将兵权托付给他,让他掌管国家机密。自从童贯出兵陕右【注:陕右即陕西,此处指今青海。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六月,宋徽宗命童贯、王厚统军十万攻打吐蕃,从吐蕃夺回湟(今青海乐都南邈川城)、鄯(今青海西宁)二州】,至今已过去多年。
童贯在出兵西征期间,专一欺君罔上,虚立城寨,妄奏边境捷报引为功劳,提拔一众小人,改换将吏以培植私党,与众小人相互勾结馈赠,卖官鬻爵,越职授官,扰乱正常的官员升迁惯例。
有只经过选拔调动而不经过地方荐举便改任京官的,有出身部队不凭资格便得到团练使官职的,有因罪被驱逐返乡没有资格被甄别提升的却被提拔登上朝廷高官的,有假托儒士、行为奸伪、懵懂不识文字而被任为秘书省的,有些人鲜廉寡耻,不通世务,仅仅因为家财万贯、见到宦官便望尘下拜、公然行贿而致身青云的。
这些现象比比皆是,有些人骄生惯养,倚势凌人,愚昧无知,仅仅凭借出身阀阅门第的资质,向宦官摇尾乞怜,请托公行,侥幸行事,局然转眼官居要津。
这些卑鄙无耻之事,接踵而来,层出不穷。一时之间,众多鲜廉寡耻之人纷纷争相效仿,侵夺鱼肉贫民百姓,争先恐后满足其贪欲。
至于戍守边疆的战士,冒着枪弹弓矢的性命危险,历来的惯例是在生前可得到金帛的赏赐,死后应得到褒奖恩赐的光荣。
自从赏赐的权力归童贯所掌握,这些惯例统统作废,战争中受伤的士兵,丝毫赏赐也得不到,阵亡的士兵,童贯又用临阵脱逃的罪名诬陷他,赏罚极不公正,士气因而委靡不振。
童贯班师凯旋后,凯歌还未唱完,朝廷赐予给他的官爵已经高不可攀了【注:童贯在陕右统军取胜吐蕃后,迁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不久,迁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再晋升至武康军节度使,后宋徽宗又欲拜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被蔡京阻止】。
而童贯的厨役、门吏等扫地执鞭的奴仆,都冒功窃取朝廷赏赐,有徒然爬上将帅职位的,国家倍受尊崇的名器怎么变得如此令人轻视了?
山西【注:山西指崤山以西地区】的精壮战士,全部被童贯选为亲兵,其目的不过是自卫而已。
当战争打响时,命其他士兵去冲锋陷阵,班师回朝之后,亲兵无功却冒领赏赐,这成何体统?
这是天下人民共同的怨恨与遗憾,而陛下竟然视而不见、满不在乎。
童贯作为将帅,每次得到朝廷国库用作军需的金帛,统统充当了私藏的家产,为弥补军需空缺,便以军法为威胁,向地方州县强行索取财物,倚靠权势作威作福,假托法令肆行贪酷,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将士因而解体,童贯却意气洋洋,自幸诡计得逞,凶恶气焰,勃然而起。
言官中有些刚毅不屈之士,出于爱君忧国进言,但凡有一句涉及其恶行,必定会遭到他的荼毒,致使天下人都敢怒而不敢言,于是都将怨气归于陛下。
如今朝廷内外之人,都知道童贯与蔡京勾结,同流合污,合伙接纳辽国燕地汉人赵良嗣,以赵良嗣为主谋,共同倡仪北伐。
考虑到此事一旦付诸实施,国库必然随之告乏,于是变更方田法以增加赋税,又巧立“均籴”的名目摊征粮食以充军储,茶盐的税法,朝令夕改,民不聊生。
百姓即使遭遇天灾饥荒,也得承担繁重的苛捐杂税,必定难以生存。陛下如果能迅速革除以上弊政,那么百姓的膏血就不必为这些败类而干涸了。
如今天下百姓被繁重的赋税荼毒已经很久了【注:据记载,北宋农民所承担的赋税徭役是唐朝的十倍,南宋朱熹说:“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贫困已极,不足以养生送死的怨恨早已深入骨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腹黑老公:宝贝狠无良-冰清悠然 欢迎回到我的频道 我在末世有个猎人号 冷王的替身妃-清清 悠小淘 请听话 穿越之选个王爷做老公 学生都是毛茸茸! 丑颜弃妃倾城后+番外 我成了好兄弟的舅妈 懒惰女王爷 帅哥你假发掉了+番外 墓书诡途 军阀盛宠:少帅,你老婆又闯祸了 妃要休皇:君王的野蛮小王妃 穿越:帝王的替身弃妾(完本大结局) 不败圣王 神魂颠倒 千金谋 (综童话同人)[综童话]穿成女主的妈 火影:从三战走出的世界变革者